[圖文] 跳躍吧!青春

圖 ◎台灣 東北角風景區 │ 2009/09/04photo by hanalittle

前幾天的宜蘭行讓我體驗一趟山與海的極致感官之旅,住在時尚和風會館的星光麗池,整面大而穿透的落地窗面向大雪山磅礡浩大的山嵐景致,夜晚的私人露天泳池浪漫仰望著散佈璀璨的星斗;回程沿著東北角風景區,崎嶇陡峭的山壁緊貼著海天一色蔚藍的大海,又令人心曠神怡。在這裡,小花替我拍攝了神來的「青春跳躍」,讓我這個二十出頭「青春的肉體」迎向大地精華的磅礡景致吧!

夏天的酷熱是澆不熄我的熱情的,我還要不斷造訪大地母親獻給人類的感官享受,迎向自然,跳躍大地!

[醫學] 生殖醫學的倫理議題

經歷了一個學期的醫學倫理課程,教案式的討論方式對於學習醫學倫理確實較有真實感,也較有助益;許多醫學倫理題材,諸如同意、告知、決定能力、自願、代理決定、預立醫囑、告知實情、守密、資源分配、母親─胎兒衝突等等,透過PBL的形式,更生活化,也更容易討論。然,回頭想想,許多醫學倫理的議題,常常是無解,甚至眾說紛紜、自由心證的,這也是「倫理」的特點,而非「法律」制式化的規範。但有趣的是,今日的醫療相關法規,基於倫理原則,提供了醫療決策者遵循的法則,然在此立足點下的醫學倫理議題,是否仍具有爭議性與商議空間?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在此就最近才修法訂定的生殖醫學相關法規及其衍生議題作闡述。人工生殖法是基於保障不孕夫妻,提供人工生殖的技術,達成夫妻間渴望生子的權益。在此等初衷的原則下,法條更是非常詳盡的規範了人工生殖法的適用範圍、目的與禁止事項;而此法規的訂定,對於後續婦產科醫師實行人工生殖技術提供了指標性的原則,也有效的保護了婦產科醫師的行使業務。在此項法規訂定以前,發生了轟動一時的「孫軍官取精事件」,此項醫學倫理議題引起了社會大眾諸多的迴響,在支持與反對的聲浪撮合下,公聽會召集了各方意見進行商討,而促成了生殖醫學這塊法規的建立。然,如今的生殖醫學法規仍未盡完善,許多法律上模稜兩可的遺漏,甚或與當今社會潮流逐漸背離的內容,假以時日仍須修改。

在此提出了幾項可以斟酌的倫理議題:

1. 基於「人工生殖」技術是一項「人為操控」的技術,那是否對於自己的小孩,有「部分選擇」的權力?這項問題的提出,是基於人工生殖法第十三條所載明之「醫療機構應提供捐贈人之種族、膚色及血型資料供受術夫妻參考」,法條上的闡述其實存在許多模糊地帶,因為沒有明文規定「禁止公布」之事項,那對於醫療機構所提供給受術夫妻的資訊是否會存有經由交易行為而「利益交換」之問題?這點仍值得有關單位更深入的研討。

2. 人工生殖法所規範的「保障不孕夫妻」之原則,在至今愈來愈多「不婚主義」的年代,可能也存在商討空間。因為今日的法律並沒有限制「自然懷孕」須在父母雙方皆已經是「夫妻」的條件下成立;但人工生殖卻規定必須在雙方都是夫妻的基礎上才可進行。此般差異,對於男女雙方或新生命而言其實並不對等。「夫妻」的概念隨著時代的改變,也許必須做適當的調整;甚至「領養」的規定也必須闡述得更加清楚,讓不孕夫妻還有另一條可行的路擁有自己的孩子。

3. 曾經在台中榮總的婦產科門診遇到以下情況:一位小男友的媽媽帶著小女友前來看診,開頭就是要檢查女孩是否有生育能力,若沒有,就不會考慮雙方的婚姻關係。這是台灣社會常見的現象,婚姻在傳統觀念裡常與「生小孩」畫上等號,但若檢查結果證實雙方有人不孕,那是否意味著醫學的手段干預了一樁預期的婚姻?給了男方父母終止關係的藉口,卻明確的阻絕年輕男女共同追求孩子的原意,這樣的醫學是否符合人文關懷?是否違背了醫學倫理?值得討論與關注。

4. 生殖醫學衍生的議題不只如此,「未成年懷孕」也是一下可以討論的議題。在此,我再舉我在婦產科見習期間所遇到的情況:一位十九歲女子曾經在 LMD 服用 RU486 等藥品進行人工流產,但不久卻因為急性的腹痛和陰道出血前來本院婦產科,本院懷疑是子宮外孕,需要緊急開腹勘查與治療,而此少女基於不敢讓其父母知道期懷孕的事實,而希望手術同意書由其未成年男友代簽,而非由理應簽名的父母、親友來簽名。依照法律的規定,未成年病患在進行手術同意書的簽訂時,須由其法定代理人或親人等,才具有效力,此案因少女畏懼病情的告知,而想隱瞞,依照醫學倫理之「行善」、「保護病患」等原則,本院後來還是連絡上女方的父母,讓其了解該病患的情況與手術事宜,除了保護自己,也保護病患的權益。該案對我頗有啟發,在台灣社會的特殊民情下,「墮胎」、「未成年懷孕」等議題只會愈來愈多。

( 本文為醫學倫理期末感想 )

[分享] 什麼是幸福?

什麼是幸福?實在很難用一句話或一個切確的字詞去概括「幸福」這個詞,因為她可以包含太多太多,在你我生活周遭的每件事,都可以變成幸福。

小時候的我,可以盡情的享受被爸媽及家人疼愛的幸福,一個幸福的擁抱、一句溫暖的讚美、甚至一首兒歌的哼唱,都溢著滿滿的幸福。小時候的我是由外婆帶大的,從小就喜歡跟著外婆到處玩,清晨四點半,我會乖乖的跟著外婆到鄰近的小學跳土風舞,懵懵懂懂的我就儘管坐在一旁的鞦韆上獨自玩耍。下午,我們會一起坐在農舍的「後尾」,聽著鄰近小學的鐘聲,遙想媽媽是否已經下課了、可以回來看我了!秋收的季節,是我最期待的時候,我整天纏著外婆,說要坐上「牛車」或「割稻仔車」,看稻子的收成。小時候的我還喜歡吃外婆的「醬油拌飯」、「豆豉仔」和「冰糖」,每次都要吃好多才滿足!我也會跟著外婆聽著錄音帶,隨著音節背誦整首完全不懂的佛經……。

小時候的幸福就是那麼的簡單,因為懵懂,只要被愛、快樂,就是一種幸福

長大後的幸福呢?我以為層次會更深,其實不然,只是長大後的我角色轉換了,變得不再只有「享受被愛」的幸福,還多了一分自主的「愛人的幸福」。我可以對於爸媽無私的愛心存感激,即便大學之後就離開了家,我每晚仍然會撥通電話,向爸媽道聲平安,對於分隔兩地的我們而言,沒有比短短幾句的寒暄問暖更幸福的事了!我愛我的家人,愛我的朋友,也愛我的女友,當這些簡單的愛是發自內心的自然流露,她就是一種幸福了。

有人說,幸福是種比較,唯有當自己體會過真正的痛苦,才知道甚麼是真正的幸福。誠然,體驗過痛苦,又堅強的從痛苦中走過的人,必當是體會幸福的能者。然而,身在經濟起飛年代的我們這一世代,或許較難親自體驗所謂的痛苦,但我們依然可以大聲的訴說著自己的幸福,何然?我想,幸福誠可比較,但卻時常無須如此,只要我們能夠體會「知足」與「快樂」,就懂得幸福。我可以盡情享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聆聽整夜的流行音樂、在夏日享受冰水的沁涼、冬天徜徉泡湯的溫暖、到處旅行洗滌心靈、聽場精彩動人的演講……,這些屬於自己「快樂」的事情,就是一種絕妙的幸福。此外,即便生活並沒那麼富足,也能懂得知足、懂得珍惜身邊所擁有的一切,不也就是最簡單的幸福嗎?反之,那些對生活絕望的人,鐵定是無法體會什麼是幸福的。

幸福的姿態千百種,「簡單」是種幸福,「享受被愛」與「愛人」是種幸福,「知足」是種幸福,「快樂」是種幸福,「體會痛苦」也是一種幸福。我想,人的一生最值得的事不就是幸福嗎?如果哪一天有人再問我什麼是幸福,我想我會很巧妙的回答他:活著就是幸福!

[圖文] 沁涼!

圖 ◎南非 開普敦 │ 2006/07/06photo by Whiter

可能是「蓮花颱風」快來關係,這兩天北部的天氣真的很悶熱,好像被悶在電鍋裡的感覺。昨天跟爸媽去外面散步,一身黏答答的,雖然有排汗,卻一點也不清爽,感覺很難受!(現在的我就是漆上一層汗液在打網誌的)

早上看到公視在介紹南非的野生動物,頓時開始懷念起那些出國的日子了!無論是南非開普敦、瑞士盧森、紐西蘭基督城,或是日本京都,天氣都非常舒適,他們都是「乾冷」的天氣!不像台灣海島型氣候典型的濕熱與濕冷。

在炎熱濕黏的夏天,我又重新翻起南非的相片,「開普敦」的沁涼、繽紛仍令我難忘,上圖「柏德海灘」,是南非觀賞公驢企鵝的絕佳海灘,蔚藍的天空、湛藍又清澈的海水,還有那一大片潔白的沙灘,而當時的天氣大約是十度左右,北半球的夏天,卻是南半球舒適的冬天,穿著毛衣、大衣,沁涼得很!我很喜歡。

真恨不得立刻裝一桶冰水,潑向自己,沖淡夏日的酷熱,享受片刻的沁涼!

[憤怒] 特考復辟爆料

國民黨明天就要二讀通過「恢復中醫特考制度」的修正案,這個案子全都是由藍營立委提案、連署,完全沒有詢問過中醫醫界的意見,特考復辟要的是甚麼?要的就是要替在中國念中醫的台生們解套,讓他們可以堂而皇的回台灣透過特考取得執照。

好卑賤的方法!而且國民黨還要修法讓特考慮取率達到10%,現在是甚麼年代了?有正規、扎實的醫學教育還需要什麼特考?執政黨立委用「暗渡陳倉」的招數,想要趁我們無法防備、毫無招架之力的情況下,迅速通過表決!這種作法,非常令人不恥!

身為中醫系的一員,我好沉痛!難道我那麼辛苦念八年的書,大學聯考也是全台佼佼者,到頭來卻要被淹沒在一群特考生充斥的中醫市場裡,叫我們情何以堪? 由衷的希望自由時報的媒體大哥可以幫幫我,我已經投書到自由廣場了,希望能在星期一法案交付二讀前,盡可能達到一些挽回的餘地。

(本為已投稿自由爆料區,尚未刊登)

[憤怒] 中醫特考復辟!執政黨你有良心嗎?

我是就讀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五年級的見習醫學生,對於近幾天多位藍營立委已經集體連署「恢復中醫師特考制度」一事,深感憤怒。

中醫師特考制度早在多年前就已經立法通過在民國100年將廢止,然而如今由國民黨立委林明溱、鍾紹和提案,以及數十名國、親兩黨立委連署的提案,卻要讓兩年後即將消失的特考制度「重新復僻」,令我們全台兩所中醫系及學士後中醫系師生群起憤怒!身為執政黨立委,卻完完全全不顧台灣中醫培訓制度設立的宗旨,而讓非經正統大學教育培訓出來的「特考生」取得中醫師執照。此外,此項提案的另一個目的,就是要特別為「在中國大陸讀中醫的台生」解套,是變相的「承認中國學歷」,令人深感不恥!

想沉痛的反問馬政府,以及一黨獨大、坐擁立法院的國民黨立委們,你們真的有良心嗎?台灣的中醫師人數已達飽和,每年都有大量的中醫系及學士後中醫學系的畢業生進入中醫這塊就業市場,而我們除了在學校要念八年或七年的書,也同時需要修完醫學系必修的所有學分,這樣成熟的中醫養成,理應該成為正統,而不應該回到過去,再讓特考復僻!再說,若如此,台灣醫師年年在控管的「總量管制」啟不是在玩假的?而中國大陸醫師學歷的認證也不應該因為此項條例而網開先例,利用此一法案為承認中國學歷解套,不正確也不光明。

此項法案下星期一就要進行二讀程序,而我只是一個沒有甚麼力量的學生,遇到這顆定時炸彈,中醫系的全體師生都非常錯愕、驚恐與無力,我們三系連夜趕稿發起一份19頁的答辯書,但提案的全是藍營立委,在國會極多數的情況下,我們真的能做甚麼嗎?為了台灣未來中醫品質著想,我們都非常迫切、由衷的希望社會大眾、媒體、以及其他非連署的立委們為我們發聲,幫幫我們,也幫幫台灣的醫療環境。

(本文我以投稿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只是不知會不會被刊登就是了)

[心情] 記憶

最近忽然覺得我的記憶力變差了,常常想不起人名、地名、接下來要做甚麼……。昨天回憶起唐朝古都,雖然還記得是在陝西省,卻想不起叫甚麼名字,後來爸爸才告訴我答案,是「西安」。昨天在星光大道看到一個長得很像「陳漢典」的人,卻一直叫不出這個名字,最後也是弟弟幫我說的。今天我自己以為我背對我的威寶手機號碼,後來才發現只有前面幾位數字對而已,後面那些數字不知道是把誰的電話號碼接過來的!太多太多這種「記憶遺失」(memory loss) 的經驗了,看才短短的兩天,就有那麼例子了!好恐怖。

記憶可以封藏得很好,也可以完全的遺失,有時則是被暫時的鎖住了。被鎖住的記憶,只要有開鎖人的幫忙,找回暫時遺失的他並不難,但他究竟是被開鎖人解開的,是屬於自己和別人共同的記憶才有這種福氣;若是專屬於自己的記憶,不再有解鎖人,鎖住的暫時也會變成永恆,最後終將遺失。

查房的時候,常常想要呼喚自己的記憶,卻時常呼喚不起。年輕的時候,記憶可以無限制的被封藏;而現在的我卻要時常體驗喚不回記憶的苦悶。是我老了嗎?哈,實在是不想承認,也許不是吧!也許是我的腦迴已經到達極限了吧!

記得大一大二,自己編了許多方歌,用了許多時間、精力,把鮮白的A4紙寫成泛黃的古董,這些句句都是我的嘔心瀝血。而至今藉已兩年餘沒接觸的我,想要回想幾句方歌,卻也不難。「局方參苓白朮散,薏以甘草桔梗砂,扁豆山藥蓮子肉,健運脾土氣力強」,句句都可輕易的朗誦。雖然仍有許多方歌被遺物,然而成為記憶的方歌,卻也可以讓我備感自豪。

記得大三念的解剖學,許多解剖位置在當時還算可以記憶,但總覺得是「危險記憶」,因為我沒有把握我可以完全擁有他。這種感覺很危險,像是在走鋼索,但我卻時常踩著鋼索在不斷的記憶。怎樣才能完全擁有他?這問題一直困惑著我。國考時,曾把這些危險記憶重新拾起,反覆復習,但心態還是讓我把他們認定為危險記憶;因此,過了國考,這些危險記憶又像溜滑梯一樣,一直在遺失。直到上兩個禮拜的放射科,藉著放射影像,我又重新找回了一些。

一次又一次的遺忘又拾起,真想知道,何時才可以變成永恆?何時才能變成如同「參苓白朮散」,過了兩年,仍然記憶猶新?

「常用」和「把他視為擁有」應該是最好的方法吧!我想……。畢竟要在有限的腦迴空間,創造最有效率的效果,不如此作,又能如何呢?然後,我應該要執行「早睡運動」了,調整好生活作息,可以讓記憶力恢復,達到較好的狀態。

記憶還是要靠自己。趁著年輕,先記憶革命,不然老了以後,就更覆水難收了!

[分享] 我的國考經驗 醫鼎

緣起

承蒙主編邀稿,我很榮幸能在這裡跟學弟妹分享如何準備你們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即將要面臨的第一階段西醫國考。老實說,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套讀書方法與讀書經驗,自己選擇的準備方式未必全適用於每一個人,我想在我跟學弟妹分享我準備國考的經驗時,大家一定要有這個認識,只要大方向抓到,我想要達到國考60分的門檻,應該不難!

在分享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說一下我的經歷。自我們這屆開始,有鑑於前次中國的國考錄取率在全國醫學系當中是墊底的名次,醫學系的吳主任想出了奇招,他要跨大舉辦國考復習考,學期中(大四下)就有三次復習考,而暑假還有兩次自由參加的復習考。而考試多不打緊,在四年級寒假剛結束的復習考,考不過60分的同學要被迫強制參加「國考復習班」,所謂的國考復習班就是一個把沒考好的同學集合起來念書的時間,每週有三天,從晚上六點到九點,還會點名。以上鋪陳了那麼多,就是要跟各位說,不幸的我被抓到國考復習班去了!在四年級寒假要中醫見習與四下課程(包括中、西醫)吃重的情形下,我真正能開始認真準備國考的時間就是四升五的暑假了,奈何這短短不到一個月可以利用的暑假,我們還必須中醫見習,因此我的國考準備時間就是在這種一半見習,一半又要念書的情形下進行著。

明白課程的安排

中醫系甲組的課程跟醫學系很不一樣,除了醫學系必修的科目通通要修之外,我們還有額外中醫的課程,例如課程吃重的「中醫婦科學」,因此在時間安排上,我們不能像醫學系那樣,有那麼多時間準備國考。另外,中醫的見習被安排在四年級的寒假跟四升五的暑假,當醫學系寒假可以利用一個月充分準備寒假過後的模擬考時,中醫系甲班要中醫第一次的見習;而當四升五的暑假,可以利用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衝刺七月底的國考時,我們卻要第二次的中醫見習。在很多可利用的時間被許多中醫課程或臨床見習壓縮的情形下,我們不得不比醫學系的同學能在較短的時間達到一樣的效果。以上的種種是我們與醫學系最大不同的地方。

了解第一階段國考的內容

第一階段西醫國考考的是基礎科目,有解剖(包含大體、神解)、組織、胚胎、生理、病理、藥理、微免、寄生蟲、生化、公衛(包括公衛、生統、流病)等科目。舉凡大四上(包括)以前的基礎醫學科目,都是這次考試的範圍;而大四下開始的內外科概論與臨床診斷學則是屬於臨床的科目,不屬於考試範圍。

做好心理調適

相信任誰都會想要一次就考過第一階段國考,因此在即將要面對國考時,必定會戒慎恐懼,擔心自己過不了這關。所以我覺得對自己的心理調適很重要,畢竟國考不是只能考這次,你可以一直考到畢業的!回想當初的我,大四上時由於還在接觸基礎科目,如病理、藥理,對於踏入臨床,這兩科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當時我並沒有想要準備國考,一來認為現階段沒有必要,二來是因為這兩科既吃重又重要,因此在大四上,我認為要好好的念病理與藥哩,把基礎打穩了,對於日後的國考絕對是有幫助的。值得一提的是,病理跟藥理也和其他基礎科目有相關性,例如,藥理與生理的相關性,若要把藥理的機轉弄懂,許多生理知識一定要再拿出來復習,如當上到心血管系統的藥理時,一定會帶入心臟的作功、血壓的調節、RAA系統、自主神經系統等生理觀念;而若上到利尿劑時,你一定需要了解腎絲球和腎小管如何調節離子、如何製造尿液,這些都與生理密不可分,因此完整的念好藥理,就有如把大三的重要生理章節重新快速的瀏覽一遍般,這對日後進入臨床,抑或現實面的第一階段國考,幫助都非常大!

以上是大四上我的個人經歷,當然,若要此時就開始準備其他國考科目當然更好,但既然重要的藥理、病理都擺在眼前了,何不趁機好好的念他呢?即便之後可能會覺得忘了差不多了(這對初次接觸病理、藥理的學生來說,我想忘記是必然的結果吧),但當你國考前再重拾課本時,慢慢喚起你久遠的印象,絕對比再重新來過一遍要好很多很多。再來是四年級的寒假了,回想當初的我也是在寒假時猶豫不決,不知道到底要不要念國考?還是在第一次的中醫見習好好學習中醫?當時的我選擇了後者,而國考方面也只斷斷續續的念了病理的幾頁而已,面對甫開學的模擬考,我只有靠運氣的份了!如今回想當初,放棄了模擬考的準備,讓我嘗到了進入國考復習班的後果,但充實的中醫見習,卻帶給我難忘的回憶。該如何取捨?我想要看個人吧!若能在寒假開始好好的復習基礎醫學科目,相信對於大四下的臨床課程,幫助必定不小!

以上敘述了那麼多,目的就是要學弟妹了解,中醫系準備國考,在時間上相對來講是比較少的,因此一定要時時給自己「心理調適」的空間,你可以花點時間好好的思考、規劃,想想你要怎麼準備國考?你要的是怎樣的生活?是讓自己現在就開始全面衝刺?還是以輕鬆的心情先把份內的課業弄懂,以後再從長計議?而當你念書累了,可以讓自己有放鬆的空間,喘口氣,甚至暫時忘掉國考這回事,我想把自己逼到緊張兮兮的狀態,對於念書的效率是會大打折扣的。此外,良好的心理調適也包括了要懂得讓自己釋懷,模擬考考的不好沒關係,想想自己為何會考不好?是有念卻沒效果嗎?這時好好檢討原因,在下次考試時改進;還是根本就沒念?這時若自己心中有一套好的讀書計畫,哪怕模擬考考的再差,你在有規劃的情況下,是可以釋懷的。還有,切記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國考平均60分就好,給自己太大的標準不見得是件好事!另外,我覺的同儕的影響是很大的,你不妨聽聽看別人的國考計畫,或者跟有經驗的學長姐請教,這對自己日後準備國考絕對是幫助匪淺。總之,心中有個底、依照自己的步調準備、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萬全的心理調適是讓聰明的你度過國考這關的安定丸。

不要忽略四下的臨床課程

四下的臨床課程有內科學概論、外科學概論、臨床診斷學這三科,由於都屬概論性質,故可說是進入臨床的前導(大五就直接進醫院了),好好的念它,對自己非常有幫助,因此絕對不可以因為國考而放棄念內外科臨診。其實,臨床課程是很活的,如同之前的PBL課程一樣,其所涵蓋的基礎科目非常廣泛,講述一個疾病的同時,可以讓你重新檢視自己基礎科目的根基打的穩不穩?印象深不深刻?其既涵蓋病理、生理、藥理,甚至連生化、免疫、流行病學、生物統計學等都與之相關;唯有不同的是,從臨床科目去認識疾病比起當初念基礎科目的懵懂更容易進入狀況,也更容易讓你記起當初基礎學過卻又忘記的內容,舉例來說,很多人在第一次念藥理的時候,一定會覺得藥理很難,很多藥都會混在一起、背不起來,但是當你踏入臨床,或是從臨床的教學重新認識當初學過的藥理,很多藥名,包括它們的機轉、作用、副作用等等,都可以輕而易舉的刻印在你的腦海裡了。

大四下的內外科臨診,雖然分量多又難學(當初我在國考復習班都在念那些,沒有念國考的內容),但它就像一個內容充實的大包裹一樣,只要你用心發現,包裹裡面的收穫覺得是值得、精彩的──對於國考或是未來的見實習而言都是。

安排讀書計畫

讀書計畫的安排就是重點了,相信大家從國中到高中,再從高中到大學,一定經歷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考試,一定各有各的讀書方法才對。若你是會規劃如何念書的人,包括念書進度、科目安排、復習計畫、考古題練習等等,你就放膽照著自己規劃的去做,相信效果會是好的(不要不相信自己可以!)。

至於我的讀書計畫怎麼安排呢?由於我真正準備國考的時候是在那僅僅不到一個月的暑假裡,在這之前的四下,我則利用一些瑣碎的時間念了些許的解剖學和微生物學,為什麼要先選這兩科是因為我覺得我記憶力不好,因此先念了需要花比較多時間記憶的科目,這樣等到暑假,這些科目可以再一次復習,更加深印象;面對要規劃暑假的復習進度,我當初也非常懊惱,因為在台南市立醫院見習,一個禮拜有五個診次,所以每天都有一個早上或下午佔據了我要念書的時間,在加上要念的實在太多了,因此每天所需念的進度就很多。我會先規畫整個禮拜要念的範圍,記在紙上,放在書桌前我時時看的到的地方,完成了一樣就用筆將他一項項劃掉,而至於每天要念甚麼,我就完全看心情或視狀況而定,因為許多記憶性的科目若都擺在一起,我鐵定會消受不了的!考前的幾天,我規畫了大致的復習,因為科目太多的關係,挑重點的復習外加考古題的演練是重要的,對我而言,考古題不用做太多,做最近的一兩次就好,知道出題的方向與方式之後,再回過頭去選擇你較難掌握的科目作復習,以上就是我暑假的讀書計畫。當然,因為我起步太慢了,也因次必須如此緊迫的念書,若能早點準備,相信會效果更好!

有人有問過我需不需要補習?或許想補習的人可以詢問有補過習的學長姐。而對我而言,因為我沒有補習,且從結果而論,這種方式是成功的;此外當然也是自己認為沒必要,畢竟中醫系的時間那麼少,若要去補習,補完習後還要回來自己念,我鐵定沒有那種美國時間的,而且我也認為自己若能好好念、好好規劃,要考過國考的60分門檻絕對不困難。

各科經驗談

解剖(包含大體、神解)、組織、胚胎
這些科目常常需要配合著念(但組織這科我沒有念),胚胎與大體、病裡的相關性很大,若把胎兒器官的生成弄懂,對於大體和先天性疾病的記憶很有幫助。解剖在國考的出題數一向是最多的,參考書上都會標明哪些章節國考的出題率最高,你就多念那些章節,神經、肌肉、骨骼是三個重點項目,尤其是神經系統,若能好好研讀,順便把神解也弄懂,我的經驗是成果非常好。整體而言,這些科目我不敢說投資報酬率最高,畢竟要花在念這些科的時間會很多,但是有念有記絕對有分,畢竟他的題數太多了,你掌握了多少,分數會成正比的顯現出來。

生理
生理這科近年的國考題有越來越活的趨勢,你不妨先做做生理的考古題,知道自己哪裡不足,再回過去加強。一些生理的專有名詞絕對不要不會,簡單易懂的物理觀念和化學式運算,盡可能的把他釐清,等到上戰場時,也可以用這些簡單的技巧去猜猜看。較重點的章節像是神經傳導、細胞訊息傳導、離子調控、血壓調控、尿液調節、內分泌等都是。

病理、藥理
這兩科算是內容很龐雜的科目。病裡在最近的國考題裡,題目的文字越來越長,不像以前那樣平鋪直述、答案單純,所以我認為投資報酬率不高,但多做病理的考古題,對於考試是有幫助的,這樣你可以知道考試方向跟考試內容,對於內容深度與廣度都很夠的病理是一大幫助。藥理方面,有念有分,國考題也不會太難,大都是一些常見、常出現的藥;多念幾次,多復習,把名字看起來很像的藥互相比較會加深記藥的印象,投資報酬率算高的。

微免、寄生蟲
這兩科純屬記憶性的內容,有記有分,多看些表格的整理會很有幫助,這兩科算是最好掌握的,不要放棄。

生化、公衛(包括公衛、生統、流病)
生化這科是我最晚念的科目(考前兩個禮拜才開始念),但我發覺效果很好,因此投資報酬率算是很高的;選一本內容不要太多的參考書,重點式的復習,外加考古題演練,是可以拿高分的。而公衛這科,因為題目也不會太多,很多可以用判斷來作答,利用零碎的時間輕鬆的閱讀,就可以去考試了!

拿出平常心上戰場

講了那麼多,真的要等到驗收成果時,大家都會緊張害怕。這時,心理建設很重要,給自己訂定60分的門檻就好,然後要有一股傻勁,反正不要想太多,把你會的通通丟到考卷裡就對了。在此預祝各位學弟妹國考順利!加油!